• 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简称中国住博会)

首部国家级装配式结构规程出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6 09:58:57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胡泉北京报道 2005年重新起步的中国建筑工业化,终于有了它的建造依据。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今年10月1日实施。“它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提供了工程设计、验收的技术支撑。”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表示,还在开展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与实施机制的研究。

  《规程》的出台可以说是熬出来的。它做很多的试验研究,早期产业环境也并不成熟,没有太多的工程实践。业界将此《规程》的出台,视作一个里程碑。“争论了那么长时间,大家都希望早点出台。”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宁海说,这是国家层面第一个关于建筑工业化的标准。

  过去没有相关标准支撑,开发商开发一些工业化建筑项目,主要通过开专家论证会来通过审核,或者地方编制地方性的标准,后者需要当地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工程部总工程师李建树认为,这将促进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上个台阶”,“原来是在摸索阶段,现在可以更好地做设计、施工”。

  很多人怕投资建厂后,没有标准,生产、设计、施工、验收都有问题,这是他们非常头疼的事情,当时只有六七个地方出台了地方性标准。”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德住宅”)刘向南说,《规程》的出台将为行业“加一把火”。

  《规程》推荐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结构体系,框筒结构及新的结构体系如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没有纳入《规程》,并规定了各种结构体系适用的最大高度。

  我们做工业化住宅,建筑盖到60米高,需要专家论证会通过,做70米的时候,又要上专家论证会,受现在审查体制的限制。有了《规程》,不同抗震烈度明确了不同的高度,在这个范围,不需要特事特办了。”李建树说,以前需要与科研院校合作,取得大量的数据,才能去做专家论证。

  《规程》要求,在节点及接缝处,主筋和横向补强筋要和现浇混凝土结构一样要保持连续性。节点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或者砂浆将预制构件连成整体。

  《规程》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但其在工程实践的效果有待观察。“《规程》建立在各个企业的标准基础上,纳入了一些企业的技术。别的企业用起来时,可能还是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但其能够具备指导设计、施工的功能。”肖宁海认为,验收等环节未来可以细化。

  事实上,整个行业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近几年每年都会组织召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现场研讨会,交流构件生产与现场施工技术。马上将于3月20日~21日在合肥举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C)生产与施工技术现场交流会,以指导并帮助PC建筑生产、施工企业,进一步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建生产与现场施工技术。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正在开展工业化标准体系与实施机制的研究。标准体系旨在梳理已有的标准和缺失的标准。实施机制源于传统设计与建筑工业化设计存在差异,审图制度、图纸表达均发生变化,设计工作移位到工厂、工地,工程监理移位工厂。

  文章摘编自:中国房地产报

 

加入收藏
分享:
观众
登记
联系
我们